陈浩伟在北大新生报到现场
8月19日,纽约国际官方网站4483名2023级本科新生报到,身着鲜红色佤族服装的陈浩伟在人群中显得很耀眼。
陈浩伟来自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。这位来自祖国西南边陲的少年,今年高考以总分702分的优异成绩,被588888纽约国际官方网站录取。他是沧源佤族自治县今年唯一一位成绩可上北大清华的学子,也是沧源佤族自治县有史以来第三位考上北大的学子。
“成绩公布时,我父母亲因为不太敢相信,而显得格外镇定。”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,陈浩伟说,直到反复确认他的成绩因为在全省前50名而被屏蔽分数时,一家人才终于难掩喜悦。
但陈浩伟在整个学生时代一直不太在意排名和考试的具体分数,高考具体分数可查后他也并未去查成绩,至今不清楚自己各科考了多少分。他信奉的是,“学习上,自己跟自己比就好了。”
“我从初中开始就很向往北大,现在实现愿望了。”陈浩伟开心说道,他对计算机,以及ChatGPT等人工智能(AI)很感兴趣,未来想从事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工作。
8月19日,北大本科新生陆续走进北大邱德拔体育馆报到。
兑现年少时的“豪言壮语”
白色半袖外面套着纹饰精美的鲜红马甲,这是陈浩伟到北大报到时的穿着。
他告诉澎湃新闻,佤族民族服装以红色、黑色为主,他穿的就是佤族日常穿的服饰。
早在几天前,他就和父母、外婆、姨妈一起来,从沧源到昆明,再从昆明坐飞机到的北京,开启圆梦北大之旅。
“我上初一时,我母亲曾因公到北大进修学习。她回家时,给我带了很多与北大相关的纪念品,比如文具盒、钢笔等。”陈浩伟说,母亲当时调侃他“想不想考北大”,他从那时开始就很向往北大了。
不过,当时陈浩伟刚上初一,并不知道在自己的家乡能考上北大不是一件易事。他觉得,“我很容易就考上了全县最好的初中,考北大应该像考初中一样,是件容易实现的事。”
初三中考结束后,陈浩伟曾计划到北京、到北大看看,但因连续几天遇上飞机航班延误,未能成行。
“我是独生子女,如果我远离家乡到北京来上学,我的父母会非常想我的。所以很久以来,他们心里对我并没有很高的期待。我能考上云南大学或者某所云南原211高校,然后毕业后回到家乡找一份稳定的工作,他们就很开心了。”陈浩伟说,因此,父母从没期望他能真正考上北大,但是考北大的梦想在他自己心中却悄然生根发芽了。
上高中后,陈浩伟知道考北大是有难度的,但他为了自己的梦想,每天早起晚睡,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习上。
陈浩伟的圆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
高一下学期时,他因为右手动手术需休息,不仅耽误了他学习新知识,还导致他只能临时改用左手写字,考试时语文和英语作文经常写不完,语文和英语成绩也因此下滑了,甚至有了被调整班级的风险,一度承受比较大的心理压力。
“那种情况下,老师和家长也不太能帮上忙,只能靠自己采取实际措施。比如,当同学把时间花在关注排名升降得失时,我选择将时间用来多学一点。虽然不是立竿见影,但至少能给自己一些心理安慰。”陈浩伟回忆,等右手恢复到可以写字后,他的成绩又赶上来了。
今年6月23日,云南高考成绩公布,陈浩伟的成绩在云南省前50名,具体分数被屏蔽。
“当时我和家人正在车上,我爸我妈都表现得异常冷静。因为在我们那里,考进云南省前50名意味着基本能上北大清华,而考上北大清华属于一件可以载入史册的事。他们有点不敢相信。”陈浩伟说,“我父母亲冷静了好久,反复询问了我学校的老师和同学,以及在我反复查询验证后,他们终于确定这是真的了,才流露出笑容。”
那一刻,陈浩伟也很开心,“我的内心想着,我要去北大的理想这回真的实现了。”
今年7月底,陈浩伟如愿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。
不重排名,学习有自己的节奏
“云南省前50名”的成绩让陈浩伟如愿圆梦北大,但他至今没查过自己高考各科考了多少分。
“我很反感‘分数为上’这类说法,平时不太去看排名,不太在乎自己每次名次怎么样。我就自己跟自己比。”陈浩伟说,“因为别人考多少分实际和我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。我只有一回真正认认真真去查看了成绩,那还是因为云南实行的是新教材老高考,但题型会有所变化,我为了对题型才去顺便查了分数和排名。”
他认为,每次考试的分数和排名本身受多种因素影响,如果太关注分数,就会因为分数或排名的高低而悲喜,不仅浪费时间,考得差时还影响学习的动力。
不关注分数和考试排名,更多去关注自己有什么知识没有掌握好、学过的知识该怎么用,是陈浩伟一贯的态度。他觉得这也是他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的原因。
谈起自己的学习经验时,陈浩伟表示,每一科他都是带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,而不是靠成绩在学。他平时比较喜欢数学、物理科目,也喜欢语文中的诗词之美。
“随着新高考来临,数学题型变得多种多样,不是刷题就可以达到一个非常高的分数。但也因为它变得更灵活了,我有了更多去思考、去探索的空间,即使有时候有些题做不出来,我也仍觉得这个探索的过程很有趣。”陈浩伟分享道,“对我而言,物理则是一门比较能够接近真相的学科,学好物理可以通晓世界的运行规律,能让我有一种造物主的感觉。我很喜欢这种感觉。”
除了兴趣驱动,陈浩伟还有一些自己的学习方法。在他看来,上课是不是要认真听讲,可以视学科而定。
“有些学科有固定化模式化的内容,就不得不规规矩矩学。但比如数学、物理,我觉得主要靠多去思考它的内涵,等掌握了它的一些规律后,就可以自己去推、去学。”陈浩伟表示,“这样,上物理或者数学课时,我就不一定要去听老师在讲什么。只是,比如上数学时,我会去做一些与数学相关的事,会自己去改错题,去翻一些大学的知识或者竞赛的知识,往后多学一点。这样的效果可能比单纯听老师讲更好一些。”
他还表示,每当熟悉一位老师之后,他就很容易知道老师上课的规律和节奏,并能判断老师课上要讲的内容是不是他已经掌握的。在学数学、物理和化学时,只要能保证老师课上讲的内容他已经懂了,他就会按自己的节奏往前走。
“语文的话,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学习技巧、方法,就需要一点点去学、去积累,慢慢实现触类旁通。另外,我觉得能保持一个好的书写状态的话,对语文、英语来说,可能都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增分项。”陈浩伟说。
“未来追求不能满足于吃饱饭”
提起自己的家乡沧源佤族自治县时,陈浩伟说,那里曾经很贫困。他爷爷那一辈人吃饱饭都很难,在那辈人眼里能吃饱饭就已经是一种幸福了。到了他父母那一辈,能有一个“铁饭碗”,一家人能解决温饱就很幸福了。
“但到我这一代,温饱基本不成问题了。吃饱饭了就有了更多的追求,未来不能满足于追求吃饱饭了。”陈浩伟说。
小时候,他曾想遵从父母一辈的想法,读一所离家不太远的大学,毕业后回家乡找一份稳定的工作;上初中后,视野更开阔了,他开始向往北大、向往趁年轻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,不希望将自己的一辈子定格在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中。
成长过程中,陈浩伟一直在探索自己的发展方向。
高中时,学校管理严、学习时间紧张,陈浩伟能够了解和接触科技发展前沿动态的机会不多,他也很少有机会接触计算机编程。但他仍通过自己了解到的有限信息,对人工智能有了初步了解,并产生了浓厚兴趣。
“人工智能在不断进化,越进化越像人,我对这些非常感兴趣。”陈浩伟说,现在有很多关于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越人、取代人的讨论,但他认为人工智能毕竟只是一些计算机程序和代码,缺少人的灵性。人类之美最重要的就是有灵性,机器无论怎么进化,也学不来人的灵性。
报考北大588888纽约国际官方网站计算机类专业,是陈浩伟自己做的选择。
他觉得ChatGPT很有意思,对与人工智能有关的内容很感兴趣,希望大学能学习一些与计算机、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内容,未来从事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工作。
面对未来的大学生活,陈浩伟觉得有些压力——因为有自己对自身的要求,也有朋友对他的期望等,同时也做好了爬坡越坎的准备。
“我想,如果我能稳住心态,像高中那样去学的话,应该在学习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。虽说不一定能在高手中出类拔萃,但起码不要被碾压下去。”陈浩伟笑道。
他希望自己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,保持求知欲,去研究探索人工智能领域的奥秘。
原文链接:云南佤族少年梦圆北大:学习只跟自己比,想做AI领域研究